刘庆杨 官方网站

荣宝斋  /  2017-06-17

荣宝斋洛阳分店举办《宋院风华》——刘庆杨传摹蒋廷锡百种牡丹谱暨院体细笔传摹作品巡展

《宋院风华》——刘庆杨传摹蒋廷锡百种牡丹谱暨院体细笔传摹作品系列巡展将于2017年6月17日上午10时在荣宝斋洛阳分店开展,届时将有刘庆杨先生传摹蒋廷锡百种牡丹谱暨院体细笔传摹作品在内的130余件作品亮相本次洛阳展览。本次系列巡展还将于7月移师庆杨艺术馆,感谢关注。

展览时间:2017/6/17-2017/6/25

开展时间:6月17日上午10时

展览地点:荣宝斋洛阳分店展厅

IMG_6223.JPG

展厅现场

IMG_6220.JPG

展厅现场

IMG_6219.JPG

展厅现场

IMG_6218.JPG

展厅现场

IMG_6221.JPG

展厅现场

IMG_6217.JPG

展厅现场

传摹小记   

2016年,于香港佳士得购藏张大千大风堂旧藏宋画《粉荷图》一轴。此为张大千先生早年箧中自珍之物,从装潢裱工及画作品相来看,应属张大千先生请目黑先生代劳揭裱、整理、修复之丹青遗珍。   《粉荷图》纵26cm横25cm,系院绢所制,匀净厚密,细密如纸。自钤印可辨知,此作原为大明神宗皇帝(万历)内宫所藏,后御赐皇侄朱常芳(潞王)。清顺治三年“金印案”后流落民间,数历国变,直到近代为张大千所藏,其后曾入东瀛。以南宋画成计,历八百年,辄转宫库府第,几易其主,终入师宋堂。   自《粉荷图》入藏以来,盛旦展鉴。画作中的盛世气象无时不滋养着我。有宋一朝,经济、政治、文化皆是当时世界之巅峰,其时丹青上足可见盛宋文化之自信。由是,我便有了传摹两宋丹青的想法。   习近平主席在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曾说过:“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明代董其昌(1555-1636)谓“画不以宋元为基,则如弈棋无子,空枰何如下手”,又言“画家要蕴酿古法,落笔之顷,各有师承,略涉杜撰,即成下劣,况于能妙。”宋代,是传统院体细笔绘画的巅峰时期,以承继学习宋元为基础,才是传统细笔绘画的根本所在。   传摹本身就是一种承继,通过周密不苟的对于传世作品的传写,体悟前人之境,并加入对于作品新的诠释,才能达到如顾恺之(348-409)《魏晋胜流画赞》中所言:“凡将摹者……皆令新迹弥旧本,若长短、刚柔、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变矣。”自然,如此苛求,恰是保障了所类王羲之名迹得以易本传承,不至澌灭。一如徽宗皇帝亲摹《摹张萱捣练图》,使千年后的我们得观盛唐丹青。   当代艺术史家苏立文先生对于中国传统绘画传摹有过形象的描述“作画的活动,就像一个钢琴家演奏名曲一样。我们欣赏的是他演奏的素质,以及他对(原作的)构图,怎样对原作深刻而微妙地演绎,而不在于构图本身是否新奇。”   丁酉年春,应友人之邀,选取传摹蒋廷锡百种牡丹谱并宋元诸本细笔绘画若干,小集成展,是以为记。

刘万世

IMG_6303.JPG

展览现场